防疫知识知多少|快来看看这些防疫知识你都知道了吗?

2020-02-09

今年春节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NCP)

无疑是全国上下最关心的事情

隔绝病毒,预防是关键

朋友圈、微博里都出现了许多

全面又详细的防护知识

小编再给大家科普一下吧!

      新冠肺炎科普: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新型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橢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60~140nm。其基因特征与SARSr-CoV和MERSr-CoV有明显区别。目前研究显示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bat-SL-CoVZC45)同源性达85%以上。对冠状病毒理化特性的认识多来自对SARS-CoV和MERS-CoV的研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保持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就是说,如果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在潜伏期内不会出现明显症状,但有传播病毒的可能。飞沫传播: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等产生的飞沫中携带有病毒,接触到易感黏膜,导致病毒传播。接触传播:包括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前者是指病毒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直接传播至易感者;后者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所造成的传播,如手及日常生活用品(床上用品、食具、玩具、衣物等)被病毒污染后,可起到传播作用。

个人如何保护自己远离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传染:

1.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

2.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戴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3.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产生过度疲劳。

4.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每天开窗通风次数不少于3次,每次20~30分钟。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应适当减少。

5.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6.如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发热等,应居家隔离休息,持续发热不退或症状加重时及早就医。

医院就诊如何预防:

1.患者和陪同家属均应佩戴好口罩;

2.尽量避免接触医院公共物品或医疗器械,若有接触,须及时洗手;

3.途中尽量避免用手接触口、眼、鼻。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4.尽量减少在医院的停留时间,看完医生早点回家。

5.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并妥善处理;

6.及时洗手,更换并清洗衣物。手机等随身物品可使用消毒湿巾或75%酒精擦拭消毒;

7.开窗通风,保证居室卫生。

怎么吃才卫生:

1.不要食用已经患病的动物及其制品;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冰鲜禽肉,食用禽肉、蛋奶时要充分煮熟。

2.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

3.即使在发生疫情的地区,如果肉食在食品制备过程中予以彻底烹饪和妥善处理,也可安全食用。

如何安抚自己和家人:

新冠肺炎人心惶惶,谣言四起。很多人过度忧虑,吃不好睡不好,不仅精神不好,还会影响身体健康。在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适度运动的同时,心理医生还给出以下建议:

1.不过度刷手机新闻,避免加重恐慌情绪;

2.转移注意力,可以进行一些喜欢的室内休闲娱乐活动。

3.学习接纳自己的情绪,并自我鼓励,坚定信心:

4.家人之间互相鼓励,寻求关心和支持。

疫情期间,学生返校途中:

1.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途中进餐尽量快速,缩短不戴口罩的时间。

2.随时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交通工具的公共物品和部位,勤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

3.旅途中做好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留意周围旅客健康状况,避免与可疑症状人员近距离接触。

4.旅途中如需去医疗机构就诊,应主动告诉医生相关疾病流行地区的居留史,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

5.妥善保存车票等旅行票据信息,以备可能的相关密切接触者调查。

怎样佩戴口罩:

1.将口罩平展,双手平拉推向面部,鼻梁条在上方;

2.用指尖由内向外按压鼻梁条,顺着鼻梁形状向两侧移动;

3.将口罩上下完全展开,使其全面遮盖口鼻,贴合面部。

多久更换口罩:

能有效过滤病毒的口罩有医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两种。

医用外科口罩为一次性口罩,摘下来就需更换,建议2~4小时更换一次。

N95口罩虽不是一次性口罩,但是为了避免反复使用污染,建议使用次数不超过5次。

使用后的口罩怎样处理:

1.将口罩取下,左右对折,使贴脸侧在外;

2.二次对折,使用耳绊橡皮筋用力缠绕口罩主体两三圈,将剩余橡皮筋反套在口罩上;

3.打包好的口罩扔入密闭塑料袋,导入少量1:10水稀释过的84消毒液或酒精原液,扎紧垃圾袋,丢入不可回收垃圾箱。

如何正确洗手:

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接触脏物或垃圾后;接触过公共物品,如电梯扶手、门把手等;接触过动物后;摸过钱包、钱币等物品后;吃药、涂抹药品前,以上情况都应洗手。

酒精消毒注意事项:

      在室内使用酒精时,需要保证良好通风,使用过的毛巾等布料清洁工具,在使用完后应用大量清水清洗后密闭存放,或放通风处晾干。使用前彻底清除使用地周边的易燃及可燃物,使用时不要靠近热源、避开明火。给电器表面消毒前,应先关闭电源,待电器冷却后再进行。如用酒精擦拭厨房灶台,要先关闭火源,以免酒精挥发导致爆燃。酒精每次取用后,必须立即将容器上盖封闭,严禁敞开放置。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液体,居民在家中用酒精消毒时,建议购买民用小包装的医用酒精,单瓶包装不宜超过500毫升,绝不要在家中大量囤积酒精,以免留下安全隐患。酒精容器应首选玻璃或专用的塑料包装储存,并必须有可靠的密封,严禁使用无盖的容器。剩余酒精存放时特别要注意盖紧盖子,避免挥发,要避光存放在阴凉处,不要放在阳台、灶台、暖气等热源环境中。一般不用酒精喷洒进行消毒,酒精气雾具有刺激性作用,会伤害黏膜,而且容易引起火灾意外。如果酒精遗撒,应及时擦拭处理。酒精意外引燃可使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进行灭火,小面积着火也可用湿毛巾、湿衣物覆盖灭火。如在室外燃烧,可以使用沙土覆盖。一般不用酒精喷洒进行消毒酒精气雾具有刺激性作用会伤害黏膜,而且容易引起火灾意外。

防疫宣传篇 18电商三罗献刚

2020新年到,金鼠银鼠把春闹,

您在家中过大年,有件事情听我言。

今年过节不一般,冠状肺炎在传染,

各地都在出疫情,形势严峻莫小看。

潜伏期限十四天,飞沫接触可传染,

日常生活勤洗手,房间院落勤通风。

走亲访友等一等,家中不留外来客,

不聚餐来不聚会,不吃野味多喝水。

活动出行戴口罩,公共场所多消毒,

环境卫生常保洁,村社小区要管严。

“十项”习惯要养成,病毒不缠自绕道,

公众聚会缓一缓,活禽屠宰停一停。

研学返校先停止,消毒频次加一加,

听从政府不出门,“四个一律”要做到。

咳嗽发烧早报告,及时就医查病源,

不信谣来不传谣,明辨是非乐逍遥。

干群齐心共预防,相信政府相信党,

美丽横影我的家,联防联控靠大家。

祝愿大家都健康,过个幸福平安年!

      人类与病魔的战争,从来都由不得选择。此次的病毒是一种从未发现过的新型冠状病毒。国家已将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列为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目前,多省份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这足以说明此次事件的严重性。虽然我们不能像医护人员和解放军战士一样战斗在第一线,但是我们可以尽自己所能做好防护措施,减少医护人员的负担,这个时候宣传一些疫情防护相关的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