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经济学院召开课程思政研讨会
5月11日下午,影视经济学院在圆形会议室召开课程思政研讨会。会议由影视经济学院副院长宋世强主持,组宣人事中心主任施红峰受邀出席,分院副书记马正良做总结发言,影视经济学院全体教师和辅导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次课程思政研讨会是学校课程思政大讨论活动和课程思政专题论坛的延伸,会上,汤蕾、刘芳芳、王瑞霞三位教师代表分别做了主题发言。
作为2019年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汤蕾老师对《大学英语》的课程思政进行了经验分享,语言风趣幽默。汤老师指出,《大学英语》这门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有着天然的优势,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和大一必修课的语言类课程,课程的教学资源里有大量的中西文化和价值观的碰撞,同时任课教师多位年轻教师,思维活跃,大学英语开展课程思政优势明显。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目标上,通过展示反应治国理政思路,中华优秀文化经典,传统名言警句等的英文范例,来创设思政语境,提升语言能力;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知识的输入与解读,为树立文化自信打好基础,借此来增强文化领悟,树立文化自信;增加富有时代性的输入材料,通过批判性解读与思考,培养核心价值观,树立爱国情怀,激发使命感与责任感,来拓宽视野,提升批判性思维。同时,汤老师通过丰富的思政素材和案例展示了实施方案。最后对《大学英语1》中的《Happy Singles Day》进行了教学设计的案例展示。
刘芳芳老师作为会计教师代表,用“教之于行、育之于心”八个字开启了对对课程思政建设的若干思考。2018年在学校开始第一届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的时候芳芳老师就开始接触课程思政,两年多来,课程思政问题一直是她思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问题。芳芳老师用《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和《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引入课程思政主题,点出课程思政目的是“三全育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解惑”,加强课程思政,对大学思想言行和成长十分重要。融课程思政于会计专业课的初尝试,开始于芳芳老师任教的多门课程——《出纳实务》、《经济法基础》、《影视制片管理》等等。《出纳实务》是对专业技能的修炼,培养学生廉洁自律、爱岗敬业、强化服务、保守秘密等的工匠精神和主人翁精神。《经济法基础》是法与德的拷问:着重传授学生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契约精神与诚信,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权利与义务意识,提升学生道德修养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影视制片管理》则是课程思政的天然土壤,英雄主义、家国情怀、生命&奉献、亲情友情与爱情、对灾难的认识与应对及政治认同都是课程思政非常好的素材。同时,芳芳老师还结合以上三门课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进行了展示。最后,芳芳老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困惑与期许——如何将润物无声转化为惊涛拍岸分享了自己的几点思考。
王瑞霞老师做了题为《高职院校共青团协同推进课程思政育人路径的探索》的交流分享。王瑞霞老师既是《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军事理论》的任课教师,也是分院负责团学工作的辅导员,在共青团协同推进课程思政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王瑞霞老师简要介绍了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和课程思政建设深度契合度和共青团协同推进课程思政育人优势,重点对课程思政育人路径进行了介绍。她指出,高职院校共青团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就要深入推进高职院校共青团协同育人改革创新、精心构建协同课程思政育人的内容体系,倾力搭建好协同课程思政育人活动平台,挖掘整合协同课程思政育人的丰富资源。
随后,其他教师围绕课程思政的内涵、意义、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实施路径、契合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的课程思政、课程思政的考核和效果评价展开了交流与讨论。
最后,影视经济学院副书记马正良和组宣人事中心主任施红峰两位领导分别做了总结发言,马书记认为大家的分享与反思,在使得“课程思政大讨论活动”日臻完善的同时,也经历着自我的历练和思想的净化与提升,影视经济学院因而也成为一个更为团结、融洽、富有战斗力的集体。但是大家在进行课程思政的同时,要做到润物无声,避免生搬硬套,同时要发挥自身综合优势,结合工作实际,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协同机制,有效融入“三全育人”大格局之中。
: